产品展示

增材快讯 3D打印打造全球最薄折叠手机;Stratasys获86亿注资

来源:韦德体育投注    发布时间:2025-03-03 00:59:07 021-64096188
产品详情

  为您带来增材制造与3D打印技术的最新动态,涵盖前沿研究、行业趋势、创新应用及资本动向,助您快速掌握全球3D打印领域的最新发展。

  近期,据voxelmatters报道,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Gilles Bailet博士团队在太空3D打印领域取得突破,开发出适用于零重力环境的新型打印系统,采用特制颗粒材料替代传统细丝,解决了微重力和真空条件下的打印难题。该技术支持在轨制造太阳能反射器、通信天线和药物研究站等设备,并探索将电子元件嵌入打印材料,为太空设备制造功能性组件及可回收系统提供可能。这一进展标志着太空制造技术迈入新阶段,为未来太空探索和资源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2月12日,据3dprint报道,中国台湾科技大学(NTUST)的3D打印实验室通过自主研发高速、大型3D打印机及多材料打印系统,致力于制造轻型婴儿头盔和定制骨科植入物等创新产品。实验室开发了多项核心技术,包括用于材料挤出的多喷嘴系统和大型光聚合打印机,并全程参与从设计到制造的所有的环节,确保设备能够很好的满足特定研究和应用需求。通过跨学科合作,实验室团队设计出高性能、低成本的3D打印设备,支持学生和研究人员进行创新研究,推动了3D打印技术在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2月24日,据3dprintingindustry报道,比利时根特大学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水凝胶材料以增强宇航员辐射防护的潜力。通过精确控制水凝胶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研究人员开发出具备优秀能力辐射屏蔽性能的材料。这些3D打印水凝胶不仅仅可以有效吸收和散射高能粒子辐射,还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来做定制化设计,以适应宇航服或航天器内部的复杂几何形状。该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了增材制造的灵活性与水凝胶材料的功能特性,为长期太空任务中的辐射防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月20日,Science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研究团队利用X射线成像技术,成功开发了一种利用磁场减少金属3D打印缺陷的创新方法。研究表明,外部磁场能够有效调控金属熔融和凝固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明显降低打印部件中的气孔和裂纹等缺陷。在适当的磁场条件下,孔隙率可减少高达80%。磁场通过调控金属熔体中的晶粒取向和相分布,优化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微观均匀性。这一技术不仅明显提升了3D打印的质量和可靠性,还为复杂部件的精密制造开辟了新路径,展现出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2月13日,美国高性能材料和解决方案供应商ATI宣布正式启用其专为航空航天、国防及太空领域打造的金属增材制造工厂。该工厂整合了设计、打印、热处理、加工和检测等全流程功能,通过先进的3D打印技术提升高性能金属部件的生产能力,满足行业对复杂、轻量化零部件一直增长的需求。此举标志着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高端制造领域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2月18日,SPEE3D公司与3D Phoenix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为波兰军队提供先进的3D打印技术解决方案。此次合作将重点利用SPEE3D的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CSAM),为军事领域提供快速且高效的金属部件制造服务,尤其在战场修复与备件生产方面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此举不仅将增强波兰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还将推动3D打印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创新。

  3、 易加三维携手AM Futures,推动定制化增材制造设备进入英国市场

  2月11日,据Metal AM报道,易加三维(Eplus3D)与英国公司AM Futures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将定制化增材制造设备引入英国市场。易加三维将提供其领先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AM Futures负责本地推广与技术上的支持。目前,Eplus3D已在欧洲安装了100多台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客户涵盖航空航天、医疗和机械工程领域。双方将专注于为航空航天、医疗和汽车等行业提供定制化3D打印解决方案。

  近日,OPPO Find N5以8.93毫米的超薄机身成为全世界最薄折叠旗舰手机。其核心创新在于采用了3D打印钛合金天穹铰链,并通过IPX6/8/9防水认证及德国莱茵TÜV无感折痕、折叠无忧双重认证,重新定义了折叠屏的可靠性与行业标准。铂力特利用先进的金属3D打印技术,承担了铰链核心部件——翼板与外转轴中框的制造,突破了传统加工限制。通过28道精密工序,每批次仅需25小时即可生产300个全球最薄钛合金件,将3D打印钛合金商业化产品的最小尺度从0.3毫米缩减至0.15毫米,助力OPPO实现了更轻、更薄、更强的折叠结构设计。

  2月24日,据Metal AM报道,荷兰代尔夫特航空火箭工程公司(DARE)推出了其增材制造的Firebolt发动机的下一代产品DLX-150C。这款再生冷却发动机专为DARE的Stratos V 火箭提供动力,据称可提供9 kN的推力。在之前的DLX-150B基础上,该团队移除了薄膜冷却环,并将推力室、喷嘴和喉管组合成一个整体。DLX-150C的设计已接近飞行准备就绪,被视为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2月25日,据voxelmatters报道,3D制药打印公司Triastek宣布其3D打印药物D23(布回肠靶向片)在治疗IgA肾病(IgAN)的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成果。D23采用Triastek专有的熔融挤出沉积(MED)工艺和3D肠道靶向微结构(3DμS-IT)平台,能够精准控制药物释放,确保布靶向作用于IgAN的起源部位——回肠,从而明显提升疗效。临床试验通过X射线成像和创新的标记方法追踪药物在胃肠道的运动及吸收情况,结果显示药物释放模式一致且可预测。Triastek的3D打印技术还可实现即时、持续或脉冲释放,为药物配方提供高度定制化可能。D23将进入下一阶段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估其疗效。

  2月24日,据Metal AM报道,法国利摩日大学购入了一套Titomic公司的D623冷喷涂增材制造设备,旨在推动冷喷涂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此举将助力该校在材料科学和先进制造领域的前沿探索,为航空航天行业开发高性能、轻量化的零部件提供技术支持。

  近日,山东雷石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简称“雷石”)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中车资本,具体融资金额未披露。雷石是定向能量沉积(DED)技术领域的领先企业,专注于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其总部在山东济南,并在西安设有制造基地。此次融资将进一步支持雷石在增材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助力解决国内相关“卡脖子”技术难题。

  综上,3D打印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太空制造到医疗创新,从金属增材到药物打印,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随技术突破和资本支持的持续推动,3D打印将在未来制造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各行业带来更多创新与变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铂力特:现在低空经济、无人机、飞机轿车等范畴有较大的轻量化需求匹配度较高触及金属零部件的加工3D打印有较强的优势 下一篇:打造共同食物企业展厅规划提高品牌形象与用户体会